直播带货服装广州货源哪里有,直播间撤柜的货都是哪里进的?
这种货源一般掌握在大的批发商手里,很多品牌的专柜都是有合作商的,当换季清仓的时候,大的批发商会把他们全部吃下,然后再批发给小的代理商,你可以去广州看看,杭州也有尾货的,我也是做服装尾货库存的,不过那种品牌的不太多,基本以国内的牌子为主!
在广州想做淘宝店铺?
珠三角,绝对是绝多数创业者的天堂;聪明的人,在广东处处能够发现商机;即便愚钝如我,只要愿意思考、敢于尝试,也能从广州找到生存之处。
为什么?资源太广泛了。服装、皮具、化妆品、手机配件、手表、皮鞋,甚至各种山寨……我相信在广州生存的朋友们,一定熟悉十三行、皮博城、美博城、狮岭等等,哪怕就是火车站,那一间间商铺,暗藏商机。
如下,我的一位学员在广州卖的就是家居配件;别看客单低,但出货量大,利润也很可观;最最重要的是,一件代发很方便。
在此,我以个人经历作答,分享关于“品类选择”的见解,望卖家们能够从中有所启发。
坦言说,我不太建议新手卖家们随波逐流的选择某个品类,一是无法分析、评估市场趋势;二是缺乏一定运营能力,很难从中脱颖而出。所以,我们得学会分析评估市场走向,从中思考:哪种品类更刚需、更具有操作性、更能掌控风险、更能从中获利……比如:夏季的空调扇、凉席;秋天的针织衫、卫衣;冬天的取暖器、保温杯等等找到刚需的可操作的细分市场。
哪怕是服饰鞋帽这样的大类,我们也可以通过相关免费的插件进行评估。
举个例子,如连衣裙,我们来参考淘宝上的一些数据,直观的了解一下这个类目竞争有多大
下面有一组数据,仅仅分析淘宝销售连衣裙的店铺分析情况:
可以直观的看到,截止到2018年8月7日,淘宝上售卖 连衣裙的宝贝共计20044339件。
其中天猫的宝贝 8624077件
全球购6616家商家
金冠店1615家商家
更不要说数不清的皇冠店和钻级卖家了
在这么庞大的热门竞争,以新手卖家现有对淘宝平台的认知度、现有的店铺运营能力,哪来的信心能从中站稳脚?即便想喝点汤,你所投入的精力、财力、能力等资源,远高于其他潜力品类。有点大炮打蚊子,得不偿失。
我们知道,店铺权重极大的影响着单品的搜索权重,而搜索权重决定着搜索排名,搜索排名则决定着多少顾客能够看到产品。在这样一个红海中,如果一个新店……确实很难。
如果没有相关货源优势,缺乏相关运营能力,店铺流动资金少,渠道少。那么不建议新手卖家去碰这种大类目。
那么,新手开淘宝店就真的没有机会了吗?当然不是。
作为一个新手卖家,要想在淘宝生存下去,就要避开红海,尽量去做竞争不大的冷门或细分类目蓝海市场。即使很小的冷门类目,如果你能做到靠前的位置,也会活得很滋润。
以下详细举例:
第一种,冷门类目,小类目
就好像我一个徒弟,叫花尼姑的,如果有过看我直播或者在我社群里的粉丝大部分都了解他,我也常拿他的店铺做案例。
他做的什么?——门把手
比较刚需吧,市场还行吧
他也是从新店开始做的,但与大多数新手卖家不同的是他做淘宝的态度很端正,学习认真,执行力也强。这恰恰是很多新人朋友所欠缺的。
可以看到,现在基本每天访客可以稳定在1000+以上,支付买家每天稳定在100左右,像这种类目,单个买家购买件数多,所以每天可以走2000多件,而每天的销售额可以稳定在1万五左右。
在上图可以直观的看到,他是没有任何直通车和淘客推广消耗的,因为我一直引导他主抓的就是自然搜索的免费流量。纯刷!(前期推广刷的多,现在刷的少或者基本不刷,只会根据店铺数据补单)
那么除了刷单费用,除了每天100个买家的快递费用,每天1万五的销售额,就算只有10%的盈利空间。能赚多少?
当然这里只是提供了一种思路,并不是说真的要你去做门把手生意,做什么生意考虑的事情比较多,除了市场情况,还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并不是什么人都适合做的。就算你做了,不会合理运营,也同样做不起来。
还比如说痔疮膏,狗皮膏药等等这些冷门类目,同样市场需求大,利润就更恶心了。新人朋友如果有这方面货源一定不要错过。也是非常适合新手操作。
新手选产品只要关注两个原则就行了,第一:刚需;第二:暴利
第二种,应季类产品
这种类型产品就更加刚需了,特别是夏季产品和冬季产品,这两个季节的销售时间是最长的。同样因为天气恶劣的原因,这类型的产品的市场需求度是巨大的,而且是急需!
就比如说夏天的电风扇,空调扇,灭蚊灯等等,冬天的取暖器,热水袋等等。
所以我们的新人朋友为什么不能带有敏锐的市场敏感度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呢?非要跻身于一些竞争激励的大型类目里面去。本文转载自己的知乎号,忽略水印问题。
如果对于本文,你还有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欢迎评论或私信,我将第一时间解答!你可以在我的今日头条专栏中选择“文章或视频”免费学习实战干货,相信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专栏地址:https://www.toutiao.com/c/user/6673947792/#mid=1559933822816258
关于“花和尚”:
死磕电商十六年,打工近十二年、于2012年淘宝创业至今;母婴/护肤品/小家电类目卖家。2016年1月开始自媒体创作,紧随“内容时代”,向世界分享个人亲身经历、见解、知识;2016年10月,公司化运作“电商系统培训”,以自营项目TOP50店铺的实战经验为根本,整理一套完整的、高效的精品课程,帮助淘宝卖家快速成长、少走弯路,快速赚取第一桶金!
在哪找一手的童装货源?
普遍的认知是厂家直供价格就会便宜,所以,很多店铺打出了厂家直供的招牌。如果刚好有厂家资源,不排除会拿到进价优于同行的货源。然而,童装行业除了极少联营终端,通常个体店还是向代理商拿货更合理和现实。
首先,满足不了对批量的要求,厂家通常拒绝发货。虽说是工业 3.0 时代,一件一款都可以单独生产,但相对成本而言,规模化生产还是供应的主流。其次,工厂和较大的一批商家,货品集中于主力面料和部分款式,远远不能直接满足终端商对丰富商品的需要。其三,供应链越往上游,商家精力越集中于货品本身,没有精力和意愿服务于终端客商。从这一点看,就是有朋友是做厂家的,愿意帮助你做做生意,如果遭遇服务问题,也是很麻烦的事情。其四,终端店希望获得更上游供货的机会,实现更多的利润或价格竞争的优势。而上游在不保护中间商利益的情况下直接供货,扰乱的是自己的商品供应和价格体系。利于不义之人而害己的"傻 B"行为,谁会做?
刚才说过,供应链越往上游,商家精力越集中于货品,而越是下游的商家,精力越集中于服务。如果我们把供应链比作一幅太极图,顾客看到的部分为阳,看不到部分为阴,你就会发现,阳鱼和阴鱼既是此消彼长,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精细化分工的时代,上游的本分是商品和一定的服务直接下游,商品越来越好,服务其实是越来越少的。下游的本分是服务好顾客,在服务方向上获得客户的认同。颠倒的规律是,供应链源头的厂家服务越来越好,货品越来越差,而终端店服务越来越差,只关注商品能拿到最低的价格,结果可想而知。
结论是,去中间化喊了这么多年,现象看似是大批商业组织和商人被淘汰,真实本质是商海沉浮中千年不变大吃小、快吃慢,加上一部分运气使然;
结论是,智慧的合作是保护各方,且遵守规则的游戏。聪明商家会把自己本职上发挥到极致,拒绝捷径使自己更安全;
结论是,如果真的拥有资源和成熟思路,也有作出新的尝试的动机和勇气。在终端店的基础上,给自己一个新的定位———终端+,我们曾经就是拿了一批和厂家的货,再分批给童装店同行。
我的头条里写过很多在做童装批发前开实体店的经营经验,希望朋友 们交流互动。
怎么自己去定做服装去直播卖货?
服装不用你自己去订做,广州服装批发市场大把的什么款式的服装都有,只要你会开直播,你的粉丝够多,只要你能说会道口才好
网传一段在宜家拍摄的不雅视频?
到底是品牌营销,还是网红的自我炒作。
大嘴观点:一个成熟的品牌用低俗流量吸引聚集,不符合品牌调性,网红的自我炒作嫌疑更大。
注意到2016年的时候在北京,就有宜家这种不雅照的流出,同样大家也是质疑宜家为了开新店所做的炒作。时隔4年,相同的味道,不同的地点。很难让人不怀疑这就是宜家的自己炒作。
宜家的调性是什么?
宜家是个全球品牌,简约大方、个性设计、创意感十足,深得年轻人的喜爱,有很多人在搞装修前都会去宜家找灵感。
怀疑从他以往的宣传策划案开始
以下为几张宜家的宣传海报:
一个人的行为是有逻辑可言的,一个品牌也是有一贯的形式作风的,除非广告策划上了新领导,或者脑子进水。
正常打开母亲节活动策划案应该是这样的
宣传的调性为温馨,以家庭为载体宣传,N多家庭在宜家找到了家的温暖等等温情故事。这个更像是一个品牌方应做的策划方案。虽然有点老调,但至少符合品牌路线。
视频中的女子
又一门是优衣库试衣间事件,为了炒红、宣传自我,底线已经低到地下十几层了。
这种事情未来还是会有很多人去做。毕竟这种事情简单粗暴,制作成本几乎为零,效果还佳。
综合分析,我觉得女子的自我炒作嫌疑更加大。
小伙伴们,你觉得宜家需要用不雅照去做品牌营销吗?欢迎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