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手机不离手的时代,手机电池的续航能力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很多人会发现手机电池越来越不耐用,甚至不得不频繁更换电池或手机。其实,只要掌握一些正确的使用方法,就能有效延长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今天就教大家 5 招,让手机电池多用两年!
避免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是保护手机电池的重中之重。很多人习惯在睡前将手机整夜充电,这种做法其实并不可取。现在的手机大多采用锂电池,过度充电会使电池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加速电池内部化学物质的老化,降低电池的容量和性能。当手机电量低于 20% 时,电池的压力会增大,频繁过度放电会对电池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正确的充电时机是当手机电量剩余 20%-80% 之间时进行充电,并且尽量避免充满后继续长时间充电。现在不少手机都具备智能充电功能,能够在电量达到 80% 左右时自动减缓充电速度,或者在充满后停止充电,在选购手机时可以优先考虑这类产品。另外,选择质量合格的充电器和充电线也至关重要,劣质的充电设备可能会导致充电电流不稳定,从而损害电池。
手机电池对温度极为敏感,高温和低温环境都会对其寿命产生不良影响。在高温环境下,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会加速,产生过多的热量,导致电池容量快速衰减;而在低温环境下,电池的活性会降低,不仅续航能力大幅下降,还可能造成永久性的电池损伤。
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将手机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比如夏天切勿将手机遗忘在车内。同时,也不要在温度过低的环境中长时间使用手机,在寒冷天气**时,可以将手机放在贴身的口袋里,利用身体的温度为其保暖。此外,在使用手机玩大型游戏或进行视频通话时,手机会发热,此时可以暂停使用,让手机适当散热,避免因过热而损伤电池。
手机的一些默认设置会在无形中消耗大量电量,通过合理优化设置,既能满足日常使用需求,又能有效节省电量。屏幕亮度是耗电大户,将屏幕亮度设置为自动调节模式,手机会根据环境光线自动调整亮度,比固定高亮度更加省电。关闭不必要的通知功能,每一次通知提醒都会唤醒手机屏幕和处理器,消耗电量,只保留重要应用的通知即可。
此外,定位服务、蓝牙、WiFi 等功能在不使用时应及时关闭。很多人习惯让这些功能一直处于开启状态,但它们会不断搜索信号,增加电池负担。同时,定期清理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避免多个程序同时运行,也能有效减少电量消耗。
手机厂商推出系统更新,往往是为了增加新功能或修复漏洞,但这并不意味着每次更新都适合你的手机。新系统可能对硬件性能要求更高,而一些老机型的硬件配置可能无法完美适配,这就会导致手机在运行新系统时需要消耗更多电量,甚至出现卡顿现象,间接影响电池寿命。
在收到系统更新提示时,不要急于更新,可以先在上查看其他用户对新系统的反馈,了解新系统是否存在耗电过快等问题。如果新系统带来的功能对你来说并非必要,且存在耗电风险,那么可以选择暂时不更新系统,保持手机在稳定的系统环境下运行,从而保护电池。
如果有手机处于闲置状态,存放方式不当也会影响电池寿命。长时间不使用手机,不能将其完全充满电或完全没电存放。完全充满电存放,电池会处于高压状态,加速老化;完全没电存放,电池可能会进入深度放电状态,导致电池损坏,无法正常充电。
正确的做法是将手机电量充至 50% 左右,然后关机存放。每隔半个月左右,将手机开机充电一次,再次充至 50% 左右,以保持电池的活性。存放手机的环境要干燥、阴凉,避免潮湿和高温,防止电池受潮或因高温而损坏。
掌握这 5 个小妙招,坚持正确使用手机,就能让手机电池陪伴你更久。你在保护手机电池上还有什么独特经验,欢迎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