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你来,开心✦
作者:洛红尘
“四年了,每次你跳舞,每一步都很完美无瑕,但是我从没有见过你释放感情,从来没有。完美不是只靠控制出来的,它同样要求释放。”
这是电影《黑天鹅》中导演对妮娜说的一句话,看了每每令人深思。
《黑天鹅》是2010年由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执导的一部美国电影,上映后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并获得了包括2011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在内的很多大奖。
这部电影围绕舞蹈演员妮娜的故事展开。
在外人眼里,妮娜就像她饰演的白天鹅一样美丽纯洁,但没有人知道,妮娜其实有很多“怪癖”,还经常出现“幻觉”,而其深层次的原因,和她成长过程中大量“未处理的情绪”密切相关。随着一场重大演出的临近,妮娜的压力越来越大,那些被压抑的情绪也像沉默的火山,随时在寻找缺口准备爆发。
影片中大量的芭蕾演出场面很美,女主角的内心冲突更是通过“视觉化”的方式得以呈现,看得惊悚又震撼,令人深思。
下面,我就结合这部电影来浅析一下“未处理的情绪”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1、为何有的女人看似完美,却缺乏魅力
妮娜是个资深芭蕾舞演员,从小和单亲妈妈一起生活。
28岁的她美丽、单纯、安静,是个乖乖女,长这么大还没有交过男朋友。
与此同时,她对自己要求很高,练舞时一丝不苟,对完美的追求达到了近乎自虐的程度;待人处事也总是彬彬有礼,很少有情绪波动的时刻。
这天机会来临,剧团要推出一个大型节目《天鹅湖》,黑白天鹅将由同一个人饰演,谁能饰演这个“天鹅女皇”,将会一炮走红。
妮娜特别想得到这个机会。
但她饰演白天鹅游刃有余,却一直演不出黑天鹅的性感、邪魅。任凭怎样努力,却总是火候欠缺。
导演问和妮娜搭舞的男伴:你想和她做 爱吗?
男伴毫不犹豫地摇头。
导演一针见血指出妮娜的问题所在:
“四年了,每次你跳舞,每一步都很完美无瑕,但是我从没有见过你释放感情,从来没有。完美不是只靠控制出来的,它同样要求释放。”
为什么有的人看似完美但却缺乏魅力,有的人虽然不完美、却也惹人喜爱?
心理学上有个“犯错误效应”。
人都喜欢追随那些优秀的人,但如果他们过于完美、没有一丝瑕疵,又会让人觉得不真实,从而敬而远之。
同时,出于自我价值保护心理,对方过于优秀就会反衬自己的“不完美”,从而心生压力。假如对方优秀但又有小瑕疵,则降低了这种压力,缩小了双方的心理距离,将会赢得更多喜爱。在导演看来,妮娜整个人因为过于“克制”而显得有些不真实、缺乏真正的吸引力。为此,他不得不给妮娜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回去自 慰。
2、压抑的本质,是一种自我保护
妮娜这种近乎严苛的“克制”,缘于她的成长经历。
妮娜的母亲当年也跳芭蕾,因为意外怀孕不得不放弃事业,从此把全部梦想都放在了女儿身上。
母亲在妮娜很小时就送她学芭蕾,并对她严格要求,不允许有一点点瑕疵。为了解妮娜的情况,母亲甚至在剧团里都有自己的“耳目”。
妮娜已经28岁,母亲依然叫她“小宝贝”,把她的房间布置成一片粉红,床上放满了各种毛绒玩具,帮她穿衣服、剪指甲,不许她房间锁门,不许她交朋友,甚至不顾女儿隐私,去检查她的身体。一方面希望女儿成功,当女儿真的有机会出演“天鹅女皇”时,她又忍不住嫉妒,极力去否定女儿。
母亲的控制让妮娜窒息。她心里有很多不满,又觉得不该对母亲不满;有对性和感情生活的本能渴望,但在母亲的影响下,又觉得这是肮脏的、不洁的。
因此,妮娜的单纯温顺是一种假象,其实是自我压抑的结果。
压抑,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保护。在自我还不够强大的时候,它可以帮助我们适度缓解内心冲突。
但是,这些被压抑的感受并未真正消失,而是由意识领域转为潜意识领域,并常常以伪装的方式表现出来,像梦中的言行和酒后吐真言,都是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愿望,趁着意识较弱时出来活动的现象,严重者可能形成各种神经症。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
“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都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恶’的方式爆发出来。”
3、未被处理的情绪,都到哪里去了
《黑天鹅》电影中,很多次出现了妮娜“不良癖好”和“幻觉”的镜头。
妮娜经常会感觉自己皮肤很痒、出现异物,并忍不住去抓、去撕裂,以至于常常把自己弄得血迹斑斑。
皮肤是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屏障,因此在心理学中,“皮肤”通常隐喻着“边界”。
妮娜这种下意识的行为,其实是对母亲突破自己个人边界的一种严重不满。
和妮娜母亲类似的,有演员朱雨辰的妈妈。
综艺节目《我家那小子》里,朱雨辰妈妈用近乎骄傲的口气说,自己这辈子就是为儿子而活的。每天凌晨4点起来,给儿子熬汤,已经坚持10多年。每天去拍戏,朱雨辰要带着一堆瓶瓶罐罐,一天下来光妈妈做的各种汤,就喝饱了。
她说,如果让孩子自己做饭,她会觉得愧疚——事实上,这个“孩子”已经39岁了。
最夸张的一个梗是,朱雨辰上大学时宿舍外长了爬墙虎,朱妈妈还想过用开水烫死爬墙虎——害怕儿子被虫子叮。
毫不意外,朱妈妈这种近乎恐怖的爱引起了网友的强烈抨击,就连朱雨辰本人也不断被网友调侃。而且,这种“热度”对朱雨辰的事业没有任何帮助。
那么,朱雨辰不知道会有这个结果吗?
肯定能预料到。但他还是上了节目。
我觉得,他只是想要摆脱母亲的控制,又没有勇气和母亲发生更大冲突,下意识的想要借助一点舆论力量而已。
生活中很多人也是一样,压抑或忽视了自己的真实感受,维护了关系的表面平衡,但那些情绪并没有消失,反而越积越多,最后以变形、扭曲的方式表现出来。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比如喜悦、感动、愤怒、伤心、惊恐、惭愧、内疚等。
情绪也是一种能量,需要流动。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情绪没有好坏与对错,都是人在当下这一刻的主观感受。
情绪没有积极或消极的区别,但其产生的能量却有积极和消极的不同。
表达不同能量的情绪同等重要。
情绪是了解与解决问题的关键要素。
愤怒、生气等情绪,是需求没有被满足的表示。
在处理别人的问题之前,先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如此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人。
那些未被处理的情绪,都到哪里去了?
(1)情绪好不好,身体会知道
人的心理、情绪和身体密切相关,两者互相影响。心理的消耗,常常由身体买单。
- 一个人过于焦虑,会胃疼;
- 好强而易怒的人,往往血压较高;
- 夫妻关系不和,身体自然僵硬,对性表现为排斥;
- 长期积郁,容易出现身体的各种结节,比如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甚至乳腺癌等。
(2)看待事物的变形和人格的伪装
心理的本质是平衡。
当一个人不愿面对自己的脆弱,可能会展现出攻击的一面;
不愿面对自己的失败,就容易把责任推卸给他人;
缺乏安全感,可能会过度地讨好他人。
这样会影响人格的发展,严重者,可能导致各种心理问题。
4、如何做情绪的主人
电影《黑天鹅》中,一向循规蹈矩、温顺乖巧的妮娜,在竞争“天鹅女皇”巨大压力下,心理防御系统开始变得薄弱。与此同时,导演的循循善诱也促进了她人格的成长,开始有力量表达真正的自我。
她把母亲给她布置的那些洋娃娃、音乐盒全都丢进了垃圾道;用棍子支起房门,不再允许母亲随便进入自己的房间;结交自己想结交的朋友,做自己想做的事,母女俩终于在碰撞中建立起彼此的边界。
妮娜的做法也许有些极端,但,当情绪开始流动,改变也就有了可能。
那么,当我们出现一些一般意义上认为“负面”的情绪时,该如何面对??
(1)自我接纳、勇敢表达,活出真实的自己
情绪是当下这一刻的真实感受,没有对错。当情绪被看见、被接纳,往往也就消解了大半。
勇敢面对、勇于承担,活出真实的自己。
(2)情绪的引发,背后通常有具体的事件。
问题得到解决,情绪也随之而解。
(3)调整认知,通过多种角度看待问题。
情绪是一种主观感受,这也就意味着,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同样一个人,通过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继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创立了“合理情绪疗法”,它属于一种认知-行为疗法,其核心理论又叫ABC理论。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C)的并不是外界事件(A),而是人们对事件的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B)。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
(4)通过恰当的途径,及时疏泄
①倾诉、冥想、音乐、美食等。
②合理运用肢体语言。
人的情绪和肢体语言互相影响。
《黑天鹅》中,导演为改变妮娜做了很多尝试。强吻,唤醒了妮娜的愤怒与攻击;跳舞时的抚触,唤醒了妮娜的身体感觉;又给她布置“家庭作业”,唤醒内心深处的活力。
一些相亲节目中,也会安排男女嘉宾眼神对视、握手、拥抱等环节,有些嘉宾真的因此而发生微妙的化学反应。这都是肢体语言对情绪情感的促进作用。
同理,爱人生气时,无需大道理滔滔不绝,只需给她一个真诚的拥抱。
③运动。科学的运动是调整情绪的良好途径。
④升华。所有的心理防御机制中,“升华”是最有建设性意义的一种。比如,一个曾因不幸婚姻而痛苦的女性,努力学习两性情感知识、提高幸福指数,并给更多女性提供婚姻指导。
最后,让我们做情绪的主人,活出真实,活出生机与活力。
作者:洛红尘,主要分享情感与心理学内容,欢迎关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