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一手服装货源,到底哪里东西便宜?
经常去日本扫货的我可以解答你什么护肤品在哪个国家买便宜。代购不清楚真假还是他们加价多少。
海外代购,首选就是美国了吧,像雅诗兰黛,兰蔻那种美国本土品牌,在美国代购比较便宜,而且还经常有活动,买个anr小棕瓶就送一堆超值小样。
法国可以建议买LV的包包,相对别的国家买便宜不少。
日本的话在买日本本土的牌子会便宜些,而且日本人都把最好的留在本国用,据说本国的产品成分跟海外版本不一样。可以买的有:各种日妆,sk2,奥尔滨,cpb等等。
下面是我之前去日本买的东西,可以参考。
韩国的话肯定也是买韩国本土护肤品,面膜,雪花秀等等。记得要去大型免税店买,小店有假货。
香港的话是金融中心,以前老说买东西便宜,现在看来比起日韩还有国外也不是特别便宜,而且主要去不被欢迎,当然本地品牌的一些药油,女性补品,念慈菴还是不错。
泰国没去过不知道买啥,反正免税店也都是啥都能买的。
奥特莱斯为什么那么便宜?
奥特莱斯,朕猜这个地方对每个留学生或常年在海外游荡的中产阶级都不陌生,它以大牌的魅力混杂着低价的诱惑吸引着每一个人的钱包
在这儿,你可以轻松地以半价甚至更低的折扣买到觊觎已久的商品;或者,花不至于心疼的钱买个Logo带出去装装逼也未尝不可
当然,此地也是海淘代购的集中出没地....
这个地方,完美地满足了人类最大的虚荣心!
实不相瞒,朕也多次在国内外的奥特莱斯冲动消费过
但一直以来,朕都相信奥特莱斯正如本名“Outlets”的意思一样,是由于商品过季而打折罢了,最多也不过是因为原商品有瑕疵而降价...
然而,最近有个朋友说他在奥特莱斯买的包被专柜的人说是假货,而且仔细对比,还真有细微差别!!!
专柜的人告诉他,奥特莱斯卖假货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假货?!
猜到了各种可能,却从未怀疑过它的品质问题,一直以来这个名字似乎自带“正品”光环
但事实胜于雄辩,于是朕一时兴起,调查了一下奥特莱斯低价究竟是怎么来的,知道真相后果然傻脸了....
价格欺诈!
为什么人们会觉得奥特莱斯便宜?还不是通过现价和原价的对比而得出来的结论!
但是作为一个非职业买手,或者说只是偶尔相中了某件商品的我们,很难一下就判断出标签上所谓的原价是否真的就是零售商店出售的价格
于是,商家利用消费者这种心理漏洞,往往会在商品价格牌上标一个“厂商建议零售价”(Manufacturer‘s Suggested Retail Prices,简称MSRP)
而这些所谓的“参考价”其实并不值得参考,他们不过是利用人们心理落差而增加销售量的一种手段罢了。
加拿大广播电台(CBC)"Sale Fail" 节目曾派卧底在某奥特莱斯做过相关调查,发现从Adidas到Coach,有些商品的最终标价与官网价格并无两样,根本不存在差价这一说
说白了,就像某宝的有些商品,从一上架就开始打折,从未见他按原价买过的道理一样....
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
甚至,在去年年初,Burberry就因为此事被消费者联合告上了法庭,罪名就是“价格欺诈”!
而Michael Kors也曾经因价格欺诈赔了488万美元求和解,最终以“VALUE”替代了“MSRP”
不仅如此,Ralph Lauren、Kate Spade、Gap等也都曾经遭遇过此类诉讼
在朕看来,想要避免掉入“价格欺诈”的陷阱,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看好了想要购买的商品,提前做好功课再去奥特莱斯“淘宝”!
美其名曰 “工厂货”
相信常逛奥特莱斯的盆友对“Factory Store (工厂店)”并不陌生
据店员描述,工厂店的商品都是从工厂直销,因此比较便宜,其商品和零售商店的其实并没什么差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分价钱一分货”的道理商家心里还是清清楚楚的
既然你想要便宜点,那好说,我就再开一条生产线,做出和“正品”类似的“仿品”
这样一来,奥特莱斯供应线上的东西既可以一眼就识别出是谁家的货,满足大众的虚荣心,但在细节上又有不少的差别,可以兼顾在零售店购买正价商品的顾客的感受....
拿这个Kate Spade的钱夹来说,乍一看二者十分相似,但近距离观察后就能发现,正品(下)中的LOGO是镶上的金属桃心,而奥特莱斯的工厂货则是印刷上去的
同时,二者的皮质也不太一样,更不用提明显的色差....
以及Banana Republic 的这条裤子
明面上是一个款,但事实上,奥特莱斯生产线上的裤子(右)都是用的塑料纽扣,而且走线和做工都有所差异。
如果说以上的还都算细小差别,那独受中国大妈宠爱的皮具品牌Coach可谓是做的明目张胆了左边的Logo是奥特莱斯生产线上的,大大的标识,一眼就知道是个名牌货,而右边正品店里的Logo则做的更加走心。
而Coach同一款包在设计上也会有所差异,像右边的工厂货较左边的实体店商品而言就少了外侧的口袋!
这样的例子朕要是说起来可以说上一天,目的就是为了给大家提个醒,不要再天真地以为工厂店的商品除了价格和正价商品没差
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这些狡猾的商家给骗了.....
奥特莱斯有奢侈品么?
答案是:没有!
真正的奢侈品牌是不需要通过奥特莱斯这种“走量”的形式来赚钱,当然,他们也并不会乐意拉低自己的身份,与“平价”为伍...进驻奥特莱斯的多半是高端或轻奢品牌!
下面这个表清楚地描绘了哪些大牌更依赖奥特莱斯,其中Kors居首位,有22.7%的营业额都是来自于其奥特莱斯分店....
而Hermes、Cartier、Chanel、Louis Vuitton等大牌,几乎很难见到他们同奥特莱斯合作
熟悉它们营销模式的人都知道,许多特别定制款在专卖店内都难以买到,它们的主要服务对象是VIP级别的顾客....这些品牌连店内折扣都没有,更别说开折扣店了!
多年前,Chanel确实也曾在美国最著名的奥特莱斯,Woodbuy Outlets开设过折扣店,当时人们为抢到低价的商品,甚至从凌晨就开始排队...
但在2010年底,这家店铺就从奥特莱斯撤了!
一方面是公司考虑到品牌形象,不愿做折扣消费;
另据品牌负责人声明,Chanel并没有那么过季多货品提供给奥特莱斯店铺(论装逼的最高境界!)
网传有这样一个鄙视链:
富豪及名人?限量款或高及定制
有钱的中上层消费者?专柜正价货品
追求奢侈品但经济基础薄弱的中下层消费者?专柜打折货品以及奥特莱斯商品
虽说有点扎心了,但事实确实如此
天上还是没有白掉的馅饼,想要买到心仪的商品,要么动脑子努力赚钱去买正品,要么动脑子在奥特莱斯货比三家仔细辨别(当然还要看运气)
朕在发现奥特莱斯的秘密之后,再次看到了世事的险恶.....
在此,劝大家,不要单纯的相信某个品牌,也不要为了虚荣而买到货不真价不实的商品,更不要因为莫须有的价格差而进行冲动消费
有哪些挣钱的方法能推荐一下?
这50种赚钱的方法,快收藏起来吧。
1、陪人看病(陪诊师)。
2、帮人搞卫生(钟点工)。
3、帮人养护植物。
4、帮人照顾宠物。
5、帮人煮饭菜(住家保姆)。
6、白天帮人照看孩子照顾饮食。
7、开一家便利店。
8、摆地摊卖早餐和夜宵。
9、学校路口卖冰糖葫芦。
10、广场上卖气球。
11、开家糖水店。
12、夏季承包游泳池。
13、拍照片发到图片网站上赚钱。
14、写文章在自媒体平台上发表。
15、拍视频上视频网站上赚钱。
16、投稿给新闻媒体。
17、写网络小说赚钱。
18、摆摊贴手机膜赚钱。
19、开家菜鸟驿站赚钱。
20、加盟一个快递网点。
21、铺设一个电动车充电站。
22、买辆电动自行车跑外卖。
23、开私家车去跑滴滴。
24、买辆面包车跑货拉拉。
25、在线上答题软件解答题目。
26、推广小程序或公众号赚钱。
27、开家电动自行车维修店。
28、学点开锁技术做个开锁匠。
29、做二手物品买卖。
30、开个废品回收站。
31、承包个鱼塘收费让人过来钓鱼。
32、上门清洗家电。
33、弄几台洗衣机开个洗衣站。
34、开个钓虾馆,还带加工烹饪。
35、投资个洗车行。
36、摆摊修补皮鞋和裤脚。
37、开个无人售货店。
38、做高端皮具养护。
39、开个精修钟表店。
40、做田园风光旅游园。
41、加盟彩票专营店。
42、在农村做流动酒家。
43、做特色养殖。
44、加入社区团购做团长。
45、开个舞蹈培训室。
46、高档小区楼下开个水果店。
47、开个照相馆。
48、投资一个电影院。
49、加盟同城快递或跑腿公司。
50、开个户外用品店。
其它行业陆续开始复工了?
你好!根据专家预测,本次疫情对旅游业营收冲击影响将会显著高于2003年同比下降13%的程度,也就说说属于重灾区领域。
但是,乌云闭月难长时,日上东山夜明去!旅游业从长远看依然是夕阳产业。我就对本次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以及当下旅游业的对策做下分析!
一、旅游业的总体走势预测与分析
按照目前专家的数据,春节期间旅游业的停摆直接经济损失大概在5000亿左右,综合2003年非典期间的历史经验,初步测算:预计2020年全年的旅游业总收入约70000亿元,疫情的损失额度相当于疫情前预测总值的22%到25%,损失额大约在1.6到1.8万亿之间,导致全年的预期从同比增长10%变为负增长14%到18%。
损失在所难免,如今主要是看疫情防控的时间周期。如果疫情在4月接近尾声,5月疫情结束,按照乐观判断,旅游业在五一期间可以迎来初步的反弹!
从悲观来看,如果疫情时间持续更久,超过预期,旅游市场要到7到8月份才能开始恢复,直到十一才能迎来小高潮。
作为旅游业的人也无需恐慌,毕竟我们国内的旅游已经进入了相对成熟产业行列,具有较好的内生增长动力,可以抵消疫情的巨大影响,只要你能够在疫情期间关注自己的薄弱环节,真正力求创新求变,提升品质,寒冬自然会过去的。
二、疫情对旅游业的大规模洗牌,主要影响范围有三类
1、旅行社、OTA、MICE等。春节订单的大量退款已经严重冲击了企业的现金流,而且两三个月内,消费者旅游意愿不高,没有收入,关键是看五一小高潮能否给予缓解。
2、景区、主题公园、酒店、民宿和综合度假区等。多数的景点和度假地已经全部关闭,很多企业在年前做了大量的营销宣传投入打水漂,即使拥有预定的订单同样都是要全部退款的。
3、传统媒体、咨询规划和文创类等。这类影响相对较小,但是面临客户不开张:工作延迟等,具有尴尬和艰难的局面。
另外,与假期旅游息息相关的旅游和航空类股票被大量投资者抛弃,对旅游上市公司影响也很大。
三、作为旅游业的企业和从业者如何找对策度过难关
旅游业的恢复是必然的,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关注旅游业的本质,提升产品品质,打动游客,真正以人为中心,做好产品、做优服务,才是立身之本。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政府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一定要去关注与使用。
非典期间,国家文旅部就推出了相关的扶持政策,比如旅行社质量保证金60%退还各大旅行社,对旅游饭店、旅行社和交通等减免42项国家行政收费和15项政府基金等。
同理,本次疫情过后政府也会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方向比如旅游振兴计划:消除游客心理影响以及完善公共旅游安全规划的措施,旅游业人一定要随时关注。
2、现金流为王,活下来是关键
任何一个旅游从业者都要首先保护好自己,守护好家人,这也是前提。
另外,旅游业企业也要懂得开源节流,及时止损,缩减费用,剥离不良的业务,杜绝亏损和没有质量的增长,保证现金流,确保竞争力。
期间在家多参加一些在线培训学习,对2019年的工作做个总结和反思等,补足平时没有时间做思考的环节,做好2020年的计划,提升个人能力,研习专业课程等。
3、多多练好内功,做优产品和服务
疫情期间,可以多多思考自己的商业模式:产品模式和服务模式等,给自己做一个全面的检查,查缺补漏,加上一些旅游市场营销的研究,强化是否有新科技的运用,以迎接疫情后的消费反弹。
旅游消费核心不是一个景点或一栋房子,关键是游客的记忆和感情,做服务要用心用情,看看还有哪些服务提升点,做精做细,内外兼修。
4、多多寻找新的消费方式机遇
这次疫情耽误的上班时间比较长,估计接下来除了五一十一外,周末游也是可以去抓的关键。另外,暑假游也将会有个小高峰,争取能够抓住这些节点弥补疫情的损失。
随着消费市场的变化,包括研学:康养旅游、线上旅游以及科技旅游等新消费模式将会迎来升级,对旅游业的人而言,既是危也是机,就看你如何去把握。
总之,冬天能够熬过去的企业都是伟大的,毕竟能够活下来不仅靠活力,还有实力,更需要毅力。在这场灾难里,虽然你我身处不同行业与环境,但是你我都一样受到冲击,只要挺过去,就是胜利,这就是我的见解,谢谢!
wish哪个平台未来更有潜力?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有些疑惑:亚马逊作为最大的平台,没有品牌产品的支持,你根本做不好。主打移动端的平台Wish,渡过最初的蜜月友好期后,处罚越来越严格,新手生存变得困难。而EBAY作为最早的电商平台,就像海外版淘宝,发展已经较为充分,且规则倾向于买家,入手固然容易,能不能做起来很难讲。至于沃尔玛的平台,一个基于线下企业发展起来的跨境电商,更加热衷于参股其他电商,对自己的平台好像不那么上心,电商基因方面还是差了一些。
那么,我们能不能把眼光再打开一些,找一找其他有潜力的跨境电商平台呢?我觉得是可行的。但是,谈这个问题之前,先要思考另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做跨境电商?你考虑一下,是不是基于这两个原因:
一是你的产品国内市场饱和了。你的产品在国内已经卖得挺好,感觉增长空间有限了,再做下去没有什么突破,所以,需要找到海外市场,做跨境电商就是自然选择。
二是你的产品更适合境外市场。可能你有一个很有特色的产品,但偏偏国内市场小,喜欢的人少,不过你相信自己的产品,天下何人不识君嘛,那就搞跨境电商,进海外市场。
好,接下来看有潜力的跨境电商平台。我个人看好两个(当然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速卖通 Aliexpress。这是阿里的产品,现在也是全球活跃的跨境电商平台之一,产品品类非常丰富。速卖通的特点是价格敏感,低价策略,类似过去的淘宝运作方式,而且操作界面简单整洁,所以,对卖家来说容易上手。速卖通的侧重点在新兴市场,比如俄罗斯和巴西,据说俄罗斯非常火爆,2015年底月登录速卖通服务器的俄罗斯人接近1600万。毕竟,这些国家不像我们,网购已经购到想吐,对他们还是比较新鲜的。速卖通平台适合初级卖家,尤其是其产品特点符合新兴市场的卖家。
Lazada。号称东南亚最大的网购商城,“东南亚版亚马逊”。获得了阿里10亿美元注资控股。平台提供免费送货,14天内免费退换货,以及灵活的付款方式,销售市场遍布东南亚,发展势头很好。比如,2018年的双十一活动中,Lazada菲律宾线上交易达5000多万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