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服装货源供应链模式,工厂尾货服装适不适合嫁接直播电商?
工厂尾货服装适不适合嫁接直播电商?
这段时间,老罗开直播的消息让本已处于风口的直播行业再次火了一把,同时也让背上一身债务逐渐淡出公众视野的老罗再次成为了流量的中心。
对于老罗直播带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老罗不过是换了个场地继续说相声,更多的人觉得他在抖音卖货,不过只是“肉身偿债”——锤子科技欠银行、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约6个亿,其中罗永浩个人担保的债务达1个多亿。
当然,事实也打了很多人的脸——在抖音和多位科技大佬的疯狂加持之下,老罗的直播首秀迎来了开门红——其带货的23款产品销量近1.8亿,前后有4800多万人进入直播间围观,被打脸的这些人包括认为老罗会说相声的。
虽然在直播过程中,也出现了种种瑕疵——不熟悉流程、念错厂商名字、搞错商品退改政策等状况,让这场首秀显得不那么顺利。
抛开这些悲观论不谈,换个角度来说,老罗虽然创业过程中屡战屡败,但其选择风口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01、老罗数次创业皆在风口
老罗、罗老师、罗胖子、罗骗子、罗老赖……多种不同的称谓,都指向同一个人:罗永浩。
罗永浩的发展史
2000年——英语培训老师
2000年,出国是热门,出国英语培训很火,罗永浩苦学英语,在第三次试讲之后,高中肄业生罗永浩成了新东方学校的老师。其“老罗语录”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中国的“第一代网红”。
2006年——创立牛博网
韩寒、柴静等都曾是里面的常客,那时候正是博客盛行的时代。
2011年——创立锤子科技
2011年,国产手机跨进智能时代, 翌年罗永浩宣布进入智能手机行业,创立锤子科技,其估值一度超过10亿元。
2017年——入驻陌陌,卖课程
2017年,入驻陌陌的时候,正是直播如日中天之时。
同样在2017年,老罗在得到APP开了专栏,卖创业课程,那时候也刚好是知识付费的风口吹起来之际
纵观老罗多次的职业和创业历程,虽然多以失败收尾,但其对行业选择的眼光,还是独到的。这次宣布进入直播行业,也已被证明是处于风口上的行业。
02、直播带货——这个风口有点大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犹言在耳,已近天命之年的老罗转头就不顾漫天蜚语当起了卖货主播。
背后的因素可能很多,但最根本的就是这个行业很赚钱——据传,老罗第一场直播收入已过千万(产品坑位费+产品返点+主播打赏)。
抛开抖音这场“造神”运动和背后的野心,我们发现老罗已对直播行业做了很多的功课,确认直播电商是一个很大的风口。
老罗在直播前提到的调研报告中有一组数据:“2019 年直播电商总 GMV 约超 3000 亿元,未来有望冲击万亿体量,同时 MCN 机构快速发展,目前市场规模超 100 亿元,未来有望加速放量成长。”
其实对比之下更明显,拼多多 2019 年全年 GMV 达 10066 亿元,京东 2019 年 GMV 是 20854 亿元,2019 年直播带货带来的成交额已经是三分之一个拼多多,六分之一的京东。
未来高速成长之下,直播带货会成为一种占比非常大的网购形式,这可能会超出从没有看直播买东西的人的认知。
直播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带货方式,渗透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艾媒咨询报告显示,约有25%的直播电商用户每天会观看直播带货,约46%的用户则每周都会观看电商直播,超过60%的用户表示直播带货能够非常大或者比较大地引起消费欲望。而中国电商直播行业的总规模,在2019年达到4338亿元,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9000亿元。
庞大的市场规模、纷纷入局的直播平台,这些迹象都表明,电商+直播已经成为时代风口。在如今“不做直播就不好意思称自己为电商”的时代,老罗的出现加上抖音的强势推送,一切显得十分地适宜。
但老罗和他的直播带货真的那么容易打入电商直播卖货的市场吗?或者换个话题,电商直播等同于目前红的发紫的网红直播带货模式么?
03、直播电商:重新定义人货场三角关系
老罗的调研报告中有一句话十分精辟:“内容化的直播电商是零售界‘人货场’的一次蒸汽革命。”说白了,电商直播就是对人、货、场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优化和重构,提升商业效率。
“人”即电商直播的受众,任何购买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被说服的过程,传统电商的图文,是用户的被动消费,用户购买的效率较低,过程较长。直播和短视频则超越图文种草,以增加想象力的方式快速传播,在主播人格化和形象化的能力中快速被种草。这块的关键就是“内容能力”,用户看似在为商品买单,实际上也是在为有趣的内容买单。无论是李佳琦、薇娅还是辛有志、大衣哥,在直播卖货时足够有趣,内容质量过关。
“货”是直播电商商业模式的核心命题,关键词是“性价比”,其实就是便宜。无论是头部红人通过自身流量优势和供应链拿到商品资源,还是通过直播去中间商从而得到的性价比,都是降低了货的成本,同时用户选择效率上的成本也会下降,极致的性价比达到转化用户的效果。“全网最低价”象征着江湖地位,网红直播带货,表面上拼的是颜值,实际上拼的是供应链。
据介绍,淘宝直播一姐薇娅,公司有3000人,其中300人负责她一个人的供应链;另外一个做网红直播的辛巴,公司有3000人,负责供应链的达1000人之多。
“场”其实说白了就是消费场景。在物联化的今天,门店、电商、移动、电视等等,渠道更加多元化,消费者基本实现了随时随地购物的便利性,可以说,只要有屏幕和网络的地方,都可以达成商品的交易。对于网红而言,场对他们而言就是直播间。
直播电商重构了电商消费的业态,提升了效率,实际上是重构和优化了人货场三者之间的关系。
那么,老罗一头扎入的网红直播会是直播电商的终极形态么?
04、商业直播营销系统崭露锋芒
3月31日,盟主直播CEO裴勇做客中国网++创新中国直播,对于疫情期间传统企业如何走出困局,盟主直播如何赋能进行现场讲解,给出了不一样的“人、货、场”关系定义。
人:网红带货主要通过给粉丝进行种草来实现流量的沉淀和积累,盟主直播是通过创客系统来实现精准流量的引入,实现全域裂变,解决企业引流难题,培养品牌自有获客能力,从网络的公域流量中汲取意向粉丝,进而形成品牌“私域流量池”。
简单理解就是:网红带货是通过内容及人设吸引用户,这些用户是他自身的,和“金主爸爸”——品牌主没啥关系。而盟主直播有一套创客系统,这个系统是通过招募KOC和导购人员,他们通过完成系统颁发的不同任务为品牌方吸引人气,这个流量会成为品牌方的自有流量。
货:网红通过自身流量及供应链实现产品的低成本,但网红本身就有坑位费(头部主播约为60万左右)+产品抽成(一般为10%-20%)等,这些费用最终会转嫁到用户身上。而盟主直播则是厂家直播带货营销,省去了中间商(网红本身其实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中间商),性价比更高。
场:从某种意义来说,直播间的“尺寸”决定了网红所售卖的产品品类,基本局限于美妆、零食、服装、生活用品等快消品(薇娅卖火箭的不算),大宗产品如厨卫、电器、大家电、家具等产品因为没有现实场景很难售卖。
裴勇还提到很重要的一条,一般的网红直播带货,直播结束就意味着整个销售环节的终结,而对于盟主直播而言,这仅是整个销售生态的一个上半场。作为主打直播营销平台的盟主直播推出了“3O”(Offline-Online-Offline)新零售解决方案,通过精准线下导流、线上引爆和线下二次营销的手段,以直播为纽带,为企业打造了完整的营销闭环。
两场直播,我们从中看到了不同的解读。如果说老罗当网红证实了直播带货成为当下的风口的话,那裴勇的直播则向我们展示了直播的一种“进化”形态。
黑天鹅袭来,直播成为了风口,当黑天鹅离去,直播电商究竟走向何处,我们拭目以待。
B2B如何寻找一种新的模式?
企业营销预算分配中,线下活动占比14%,但线索转化成单比率仅为0.04%。线上推广中数字广告/营销预算占比10%,但转化率为0.78%。
营销预算大部分分配在线下,但是成单率却很低。
另外,B2B的传统营销方式,包括线下活动、线上推广等ROI不易测量,线索转化成单比率降低。确实很难给老板讲清楚,这些渠道的投入带来了多少获客,怎么去评估获客成本。
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数字化营销,去提升整个B2B行业的拓客效率,降低拓客成本,提升ROI!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看看占据60.9%的市场份额的联想是怎么做的。
搭建全渠道数字化营销平台,整合线上线下营销
1. 大型活动:线上线下同步联动
以联想去年的教育展为例,以前的形式就是线下搭建展台,而线下实际参与人数仅1000多人。但今年联想除了线下的展台,还增加了线上同步直播线下的活动内容,结果是看直播的人数大约是线下参与活动人数的两倍。
线上同步直播线下活动的方式解决了客户在地理和时间上的问题,触达了更多客户。除了现场活动,客户可以通过电脑、微信、手机登多渠道进行参会。线上同步直播后,联想还可以获得更多客户的留资信息,以便未来对客户有更好的触达。这种大型客户活动的线上线下整合,会带来更好的活动体验和ROI。
(联想教育展,线上线下联动)
2. 小型活动:线下数据线上化
以联想的小型活动百城沙龙为例,这类活动在四六级城市进行,一般在邀请四六级城市的客户来参加活动会出现很多问题。团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因为需要各个区域的同事去邀请客户,打电话去督促客户。这个方式效率较低、客户体验不够好。
但通过致趣百川线下活动线上化的平台,可以改善这些问题。
(百城沙龙,线上数据线下化)
【会议前】会前邀约时,可以通过模块化快速制作邀请函,用微信、邮件、短信等方式快速触达客户,给客户发微信邀请页、H5微信邀请页,就可以很快触达客户。另外在活动邀请页面上客户可以自助注册,留下他们的相关信息上传到平台。而且平台也会在活动前定期通过微信、邮件EDM或SMS提醒客户活动时间等信息。这使得组织会议的效率非常高。
【会议中】由于在会议前已经与客户有了很多的互动,所以在会议前就已经获取了一些客户需求,从而可以根据这些客户需求来组织会议内容,以确保客户在参会过程中可以听到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这有利于提升客户转化率。另外在会议过程中,通过留言、抽奖、投票、游戏等方式将活动现场化,在会议过程中可以及时对客户体验进行调研,让客户进行评价。
【会议后】通过客户留下的信息可以对客户的行为进行追踪,在会后进行客户数据画像的描绘,方便之后对用户进一步培育。
若在对外部门,他们会考虑这些技术是否能帮助部门为客户提供更多有竞争力的内容、产品和服务,能否在市场中夺得优势地位。
线上大规模获客,提高获客效率
对于大规模的线上活动,如何提升推广获客的效率呢?
举两个例子,一个是面对较大规模的市场,怎么去提升推广效率?另一个是面对小众市场,怎么去提升推广效率?
方法论是找对人、说对话、投对路。
1. ThinkPad L:大规模推广
ThinkPad L产品的上市活动是今年联想做的比较大规模的市场活动,也是联想成立数字化营销中心的一个重要尝试,充分利用数字化营销平台做产品推广,提高获客量以及客户对品牌的认知。
找对人,即需要清楚产品定位。L是联想定位的ThinkPad经典型主流产品,同时也是联想ThinkPad最全的一个产品,覆盖了主流的商用客户群,覆盖面很广。
说对话,即根据用户需求打出卖点。对客户群做了充分调研之后,发现对于客户选择的商用产品来说,稳定可靠是很重要的需求,所以联想打出的卖点是“我们的产品通过80W小时的平均无故障运营时间”,让客户对产品的质量有充分的信心。
投对路,即确定最好的推广渠道。联想对于这次推广在线上线下投入很大。以前一般是推广渠道投入之后才能评价不同的媒介渠道带来的流量和转化情况,这是一个事后评估。而今年联想通过数字化营销平台,每周都可以看到不同的媒介渠道带来的流量和转化情况,可以在推广过程中随时调整媒介策略,从而提升获客和转化的效率。
2. ThinkStation专业工作站:垂直类推广
ThinkStation专业工作站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市场,所以需要更精准的找到目标客户。
开始时联想使用的是大规模推广的手段,后来发现通过大规模推广手段带来的流量非常小,转化也并不好,所以后来调整了推广策略,聚焦在一些垂直的网站和垂直媒体,以及在SCRM上做产品推广,获得了很高的推广ROI。
3. 优化,提高转化效果
(优化,提高转化效果)
【进入】将目前通过所有媒介(包括广告投放、微信、邮件EDM等)获得的流量,全部汇集,从而更加精准地了解不同渠道带来的流量情况。在ThinkPadL、ThinkStation的产品落地页,可以明确用户渠道来源数据,评估渠道效果,从而可以更精准地投放广告,高效引流。每周都可以看到不同渠道来的流量或转化的效果,从而可以及时调整媒介投放策略,使整个转化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
【互动】设置互动来加强跟客户的交流,包括头图、产品介绍、产品详情、参加活动、产品体验等让客户更好的去体验产品。而与客户之间互动也需要有数据的支撑,而不是拍脑袋去决策。通过致趣百川SCRM营销自动化会记录所有的客户的轨迹,包括客户点击菜单/次数和停留时间,作为之后培育阶段线索评分的标签之一。
(记录用户互动数据)
【留资】很重要一个环节是留住客户,通过CTA (Call to Action),提升留资率,这些客户留资进入之后最终都会进入到数字化营销平台,以便未来长期的商机培育。以ThinkPad L活动为例,客户参与活动就可以获得一年意外保护服务。这个环节使得客户留资率有了很大提升。另外,这个活动信息设置最开始没有设置员工人数,导致了很难有人员去处理大量的留资信息,后来通过加上“员工人数”这一留资信息,就可以将任务分配给不同的人员去提升对留资的快速响应能力。
B2B2B:渠道/合作伙伴赋能客效率
1. 全面赋能合作伙伴,助力效率和业务增长
对于中国市场的B2B业务来说,渠道还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B2B2B这个模式在中国还是会长期存在,因为行业中间的合作伙伴会给客户提供很多服务和支持,同时帮助厂商覆盖到更多客户,也是厂商拓客很重要的环节。比如在ThinkPad L和ThinkStation的推广过程中,都充分融合了合作伙伴和渠道,来提升了整体的营销效果。
在拓客领域,渠道依然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从过去单渠道赋能转变为渠道的全面赋能,这样才能提升整个业务体系的效率和拓客的效率。
2. 数字化赋能平台——价值汇
在数字化转型上,联想在平台上开发这些功能,对合作伙伴进行产品赋能、技术赋能、管理赋能和营销赋能,基于这个理念是开发了一个赋能平台——价值汇。
价值汇中有很多功能,比如开放注册平台——让渠道可以报备商机、报备客户;快速报价工具——合作伙伴可以快速给客户报价;产品库和学习中心——合作伙伴可以快速获取产品信息;标底——方便合作伙伴去投标;客户拜访模块——联想在管理的核心模块,可以提升整个销售团队的能力,减少销售团队的方差,用线下销售行为线上化的方式提升整个组织的效率。
客户拜访模块联想也开放给了合作伙伴,通过这个模块,联想的合作伙伴可以加速他们的销售团队的能力,也减少了销售团队的方差,同时也提升了合作伙伴的投资能力。最终又通过客户投资模块,帮助联想拓展更多客户,实现了联想和合作伙伴的共赢。
巴图直播带货都是正品吗?
巴图直播间售卖的产品不能保证一定全都是正品,只能说大部分都是正品,因为这些明星带货的货源供应链好多都是直接和产品品牌方厂家对接合作的,而且都会是一些大家很熟悉耳熟能详的品牌,产品质量应该不会有问题,能够保证是真货
现在女装工厂给做电商和做直播带货的提供货源还好不好做?
现在女装工厂给做电商和做直播带货的提供货源还好不好做?
这段时间,老罗开直播的消息让本已处于风口的直播行业再次火了一把,同时也让背上一身债务逐渐淡出公众视野的老罗再次成为了流量的中心。
对于老罗直播带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老罗不过是换了个场地继续说相声,更多的人觉得他在抖音卖货,不过只是“肉身偿债”——锤子科技欠银行、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约6个亿,其中罗永浩个人担保的债务达1个多亿。
当然,事实也打了很多人的脸——在抖音和多位科技大佬的疯狂加持之下,老罗的直播首秀迎来了开门红——其带货的23款产品销量近1.8亿,前后有4800多万人进入直播间围观,被打脸的这些人包括认为老罗会说相声的。
虽然在直播过程中,也出现了种种瑕疵——不熟悉流程、念错厂商名字、搞错商品退改政策等状况,让这场首秀显得不那么顺利。
抛开这些悲观论不谈,换个角度来说,老罗虽然创业过程中屡战屡败,但其选择风口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01、老罗数次创业皆在风口
老罗、罗老师、罗胖子、罗骗子、罗老赖……多种不同的称谓,都指向同一个人:罗永浩。
罗永浩的发展史
2000年——英语培训老师
2000年,出国是热门,出国英语培训很火,罗永浩苦学英语,在第三次试讲之后,高中肄业生罗永浩成了新东方学校的老师。其“老罗语录”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中国的“第一代网红”。
2006年——创立牛博网
韩寒、柴静等都曾是里面的常客,那时候正是博客盛行的时代。
2011年——创立锤子科技
2011年,国产手机跨进智能时代, 翌年罗永浩宣布进入智能手机行业,创立锤子科技,其估值一度超过10亿元。
2017年——入驻陌陌,卖课程
2017年,入驻陌陌的时候,正是直播如日中天之时。
同样在2017年,老罗在得到APP开了专栏,卖创业课程,那时候也刚好是知识付费的风口吹起来之际
纵观老罗多次的职业和创业历程,虽然多以失败收尾,但其对行业选择的眼光,还是独到的。这次宣布进入直播行业,也已被证明是处于风口上的行业。
02、直播带货——这个风口有点大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犹言在耳,已近天命之年的老罗转头就不顾漫天蜚语当起了卖货主播。
背后的因素可能很多,但最根本的就是这个行业很赚钱——据传,老罗第一场直播收入已过千万(产品坑位费+产品返点+主播打赏)。
抛开抖音这场“造神”运动和背后的野心,我们发现老罗已对直播行业做了很多的功课,确认直播电商是一个很大的风口。
老罗在直播前提到的调研报告中有一组数据:“2019 年直播电商总 GMV 约超 3000 亿元,未来有望冲击万亿体量,同时 MCN 机构快速发展,目前市场规模超 100 亿元,未来有望加速放量成长。”
其实对比之下更明显,拼多多 2019 年全年 GMV 达 10066 亿元,京东 2019 年 GMV 是 20854 亿元,2019 年直播带货带来的成交额已经是三分之一个拼多多,六分之一的京东。
未来高速成长之下,直播带货会成为一种占比非常大的网购形式,这可能会超出从没有看直播买东西的人的认知。
直播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带货方式,渗透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艾媒咨询报告显示,约有25%的直播电商用户每天会观看直播带货,约46%的用户则每周都会观看电商直播,超过60%的用户表示直播带货能够非常大或者比较大地引起消费欲望。而中国电商直播行业的总规模,在2019年达到4338亿元,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9000亿元。
庞大的市场规模、纷纷入局的直播平台,这些迹象都表明,电商+直播已经成为时代风口。在如今“不做直播就不好意思称自己为电商”的时代,老罗的出现加上抖音的强势推送,一切显得十分地适宜。
但老罗和他的直播带货真的那么容易打入电商直播卖货的市场吗?或者换个话题,电商直播等同于目前红的发紫的网红直播带货模式么?
03、直播电商:重新定义人货场三角关系
老罗的调研报告中有一句话十分精辟:“内容化的直播电商是零售界‘人货场’的一次蒸汽革命。”说白了,电商直播就是对人、货、场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优化和重构,提升商业效率。
“人”即电商直播的受众,任何购买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被说服的过程,传统电商的图文,是用户的被动消费,用户购买的效率较低,过程较长。直播和短视频则超越图文种草,以增加想象力的方式快速传播,在主播人格化和形象化的能力中快速被种草。这块的关键就是“内容能力”,用户看似在为商品买单,实际上也是在为有趣的内容买单。无论是李佳琦、薇娅还是辛有志、大衣哥,在直播卖货时足够有趣,内容质量过关。
“货”是直播电商商业模式的核心命题,关键词是“性价比”,其实就是便宜。无论是头部红人通过自身流量优势和供应链拿到商品资源,还是通过直播去中间商从而得到的性价比,都是降低了货的成本,同时用户选择效率上的成本也会下降,极致的性价比达到转化用户的效果。“全网最低价”象征着江湖地位,网红直播带货,表面上拼的是颜值,实际上拼的是供应链。
据介绍,淘宝直播一姐薇娅,公司有3000人,其中300人负责她一个人的供应链;另外一个做网红直播的辛巴,公司有3000人,负责供应链的达1000人之多。
“场”其实说白了就是消费场景。在物联化的今天,门店、电商、移动、电视等等,渠道更加多元化,消费者基本实现了随时随地购物的便利性,可以说,只要有屏幕和网络的地方,都可以达成商品的交易。对于网红而言,场对他们而言就是直播间。
直播电商重构了电商消费的业态,提升了效率,实际上是重构和优化了人货场三者之间的关系。
那么,老罗一头扎入的网红直播会是直播电商的终极形态么?
04、商业直播营销系统崭露锋芒
3月31日,盟主直播CEO裴勇做客中国网++创新中国直播,对于疫情期间传统企业如何走出困局,盟主直播如何赋能进行现场讲解,给出了不一样的“人、货、场”关系定义。
人:网红带货主要通过给粉丝进行种草来实现流量的沉淀和积累,盟主直播是通过创客系统来实现精准流量的引入,实现全域裂变,解决企业引流难题,培养品牌自有获客能力,从网络的公域流量中汲取意向粉丝,进而形成品牌“私域流量池”。
简单理解就是:网红带货是通过内容及人设吸引用户,这些用户是他自身的,和“金主爸爸”——品牌主没啥关系。而盟主直播有一套创客系统,这个系统是通过招募KOC和导购人员,他们通过完成系统颁发的不同任务为品牌方吸引人气,这个流量会成为品牌方的自有流量。
货:网红通过自身流量及供应链实现产品的低成本,但网红本身就有坑位费(头部主播约为60万左右)+产品抽成(一般为10%-20%)等,这些费用最终会转嫁到用户身上。而盟主直播则是厂家直播带货营销,省去了中间商(网红本身其实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中间商),性价比更高。
场:从某种意义来说,直播间的“尺寸”决定了网红所售卖的产品品类,基本局限于美妆、零食、服装、生活用品等快消品(薇娅卖火箭的不算),大宗产品如厨卫、电器、大家电、家具等产品因为没有现实场景很难售卖。
裴勇还提到很重要的一条,一般的网红直播带货,直播结束就意味着整个销售环节的终结,而对于盟主直播而言,这仅是整个销售生态的一个上半场。作为主打直播营销平台的盟主直播推出了“3O”(Offline-Online-Offline)新零售解决方案,通过精准线下导流、线上引爆和线下二次营销的手段,以直播为纽带,为企业打造了完整的营销闭环。
两场直播,我们从中看到了不同的解读。如果说老罗当网红证实了直播带货成为当下的风口的话,那裴勇的直播则向我们展示了直播的一种“进化”形态。
黑天鹅袭来,直播成为了风口,当黑天鹅离去,直播电商究竟走向何处,我们拭目以待。
直播带货有多难?
全民直播带货,并非全民看直播卖货。
甚至直播带货,工作人员比围观观众多。即便观看直播的人气表面上看很多,但都是大多数一闪而过的游客,数字的背后是水分,直到看了后台,才知道除了那给面子的老哥几个,闺蜜蓝颜,真正的老铁没有几个。到最后,货没带几个,郁闷失落的情绪却多了许多。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很多直播君的心路历程。
《没有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没有做好"没有观众的演出"的思想准备,或者说没有自娱自嗨的潜质和强大心理素质,就不要做直播君。
近段时间以来,全民直播的风潮也刮倒我们家电行业一片人。家家直播,人人带货成了眼下最火的风潮。我的微信朋友圈也被”秒杀“、”直播“、”众筹“霸屏,我相信很多朋友也和我类似的境遇,但不知道是不是也与我有类似的感觉,那就是看”秒杀“、”直播“看到想吐,见到这几个字恨不得马上吐口唾液当做药水“洗洗眼睛”。不得不承认我还没有形成抗体,对”秒杀“、”直播“还是极度过敏。
但是,直播是人家的自由,秒杀是大众的权利。我也只能尽量不看朋友圈,采取回避的态度“眼不见心不烦”。
与此同时,我必须声明:您有直播的自由,我有不看的权利。我不反对全民直播,但也请不要把我归于“全民看直播”的范畴,我是可能极其少数的"另类“。至于是不是极其少数,我们每一位亲都可以对照一下,有没有真正让您感兴趣的直播,尤其是带货直播?
所以,个人认为,全民直播这把火,是虚火,烧不了多久,但烧的过程中,却让很多人有架在火炉上烧烤的”熏蒸感“。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直播的有很多,但真正自己愿意做,开心做,做得不亦乐乎的究竟有几个?对的,我指的是家电行业的直播带货。
说起家电行业的直播带货,就不能不说员工的被强制和被压迫。无论何种方式的直播,品牌也就那几个品牌,产品也就那几款产品。但是,却逼着所有的人打电话,发短信,发微信,发朋友圈,发微信群,甚至根本就是竞品品牌的活动,被自己的(尤其是强势)品牌知道,不仅讨不了好,被骂一顿,被罚款,被开除甚至都有可能。
但是,家电行业就是这样。老板和店长们也都习以为常。员工们也都在麻痹沉沦。今天带这个品牌,也许下次轮到我们,但是,对于很多)中小(或者说弱势品牌而言,事实情况是根本没有下次。因为,任何主推,都是有代价的,而这个代价,并非中小品牌所能够承受。譬如跌价损失,再譬如费用全额承担,再譬如请十八线网红、主播的”钱“。
我个人一直对家电卖场全员营销持肯定赞赏态度,但对全员主推深恶痛绝。我的老师台湾3C家电量贩店经营辅导大师,今年77岁的蔡松基老先生常常说:”怎么能这样呢?我们是综合店,怎么可以都去卖一个品牌?怎么可以逼迫员工干自己不愿意干,干了以后有风险的工作呢?“
可事实就是这样。在我们家电行业(例如)逼着格力(导购员)推海尔(产品),逼着美的(导购员)卖格力(产品),不仅是司空见惯,甚至在很多老板、店长那里”顺理成章,理所当然“。我不知道其他行业是不是也是这样?我总是觉得,我们家电卖场的导购员们是到了向主推竞品说不得时候了!
所以,我们常常见到这种情况,老板埋怨员工不用心,员工抱怨公司谁**让你逼我推竞品。这就是为什么我判定家电卖场的直播现在很火,火不了多久一定会咽气熄火的事由所在。
不过,尽管如此,在家电卖场直播带货、微信秒杀、众筹团购等非门店销售,还必须得做,甚至必须作为一种实体店自救的方式,大张旗鼓的去做。但一定不可以仍然延续现在的模式,现在的套路去做,或者说逼着员工攒人头,坑蒙拐骗刷人气的直播带货已经到了死胡同,要想峰回路转,就要改头换面。
直播带货难,不是直播君一个人的事儿。要想解决问题,必须依靠团队。结合以上的论述,我个人对提升直播带货的效果,有三点建议:
第一点,直播得有人看。
营销就是攒人头,直播也是如此。人气就是卖气,你没有李佳琦的人气,那就要团队帮你积攒人气。
对于家电卖场直播攒人气,我只有一个建议:那就是,最好不要强迫导购推竞品,帮竞品拉人头,攒人气,如果必须要的话,那么,请给钱!!!
拉来一个人头给多少?成交以后,提成又给多少?不可以也不可能只干活,不拿钱,尤其是帮着竞品卖货,非但卖不了自己的货,还搭上自己的脸面、人脉,甚至个人的信誉,在本品牌领导心中的印象,发展的前途。
第二点,直播得有人信。
个人认为,搞直播带货,微信秒杀,众筹团购,价格是一个很好的噱头,但并不是唯一的噱头。再说,你说的价格,谁信呢?今天搞活动,明天搞活动,天天搞活动,次次最低价,可以说价格这张牌,家电卖场已经打得烂的不能再烂了,烂到不仅顾客不信,连自己也不信的程度了。
那么,除了价格这张牌,我们有没有其他的主题?譬如:家电安全知识大课堂,饮食健康空气水,烹饪课堂,甚至可以请同样呆在家里,闲得要命的健康营养培训机构老师,给孩子们上上健康保养课,教妈妈做营养早餐,美食料理。离开产品谈产品,离开价格搞价格。说白了,先植入,再带入,知识讲座,顺便卖货,可能比赤裸裸的秒杀,砍价,更容易被人接受。
价格没人信,知识吸引人。我个人认为,家电卖场的直播带货,要想走出死胡同,就必须从直播不带货,搞搞小讲座开始。
第三点,直播得有人买。
销售决定一切,营销的目的是销售。任何离开销售的营销都是耍流氓。这一点我个人十分认同。但是,要做到直播有人买,就必须:1、在得有人看上下功夫;2、得有人信上想点子。
3.1、得有人看:也就是说,在建立好利益分配激励考核机制,充分尊重员工,让员工做自己工作的主人,形成团队自驱力,才能够用心找顾客,也才能够先瞄准,后开枪,找到精准的种子人群,真正的潜在顾客。
3.2、得有人信:这就需要在主题和内容上下功夫,请的都是权威,讲的都是科学,利用(包括资深导购)直播君的公信力,从公正的立场分享正确的观念,这是取信观众的前提。同时,也要在价格上动真格,把真正的原价贴出来,让顾客看到你的真降价。当然,要想直播好,演示不可少,还需要植入产品的”广告“,所谓功夫在诗外,营销就是这样。拐着弯骂人那是绝对不对的,而绕着弯营销则是绝对很对的!
做足了以上两点的功夫,可能也许大概率的事件是:实现第三点”直播得有人买”的目的。因为,将本求利,天经地义!商人伪虚,神佛默许。
所谓零售业,没有销售等于零。真心希望,直播带货能卖货,销售出在直播里。
以上是个人看法,不代表本单位立场。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恭请批评指教!